当年潘裕昆将军站在击毁的日军95式坦克上对士兵讲话
现藏建川博物馆的日军95式坦克履带
吴志维
中国成都安仁古镇,建川博物馆收藏了一段二战日军95式轻型坦克的履带,是国家一级文物。
这是1945年,中国驻印军第50师在缅甸西保战役中缴获的日军坦克遗留下来的……
日军95式坦克与缅甸的西保战役
二战时期日军的95式轻型坦克,共生产2375辆。三菱生产了1180辆,其余由神户制钢所和新泻铁工所等工厂生产。而铁矿则从中国东北的鞍山和华北的龙烟铁矿掠夺而来。
在七七卢沟桥事变中,日军95式坦克充当了侵华急先锋,并多次扫荡华北抗日根据地,对中国人民欠下了血债。在日军入侵东南亚的战争中,95式坦克也成为屠杀人民的武器。
1944年4月,潘裕昆指挥的中国驻印军第50师进入缅甸,连克马拉高、索卡道、卡盟、孟拱,加入著名的密支那战役。1944年底,50师挥师南下,先克万好,再夺南渡。
拿下南渡后,50师继续向南推进,准备攻击西保。潘裕昆师长以148团为中央队,以149团为左翼队,以军直独立步兵第1团(孙立人军长调来支援50师的部队)为右翼队,以150团为预备队。
因为受到地势的限制和日军的据险顽抗,中央队和右翼队都进展迟缓,左翼队从空隙中开路迂回,在大德东渡过南渡河,花了6天的时间才到达西保外围。
3月16日,149团冲进了西保市区,日军以坦克掩护步兵,凶猛反扑。日军还加强了城西北355高地的炮火兵力,使整个城区完全置于日军的炮火覆盖之内。
潘裕昆迅即改变部署,将正面攻击的任务交150团,148团迂回至西保以西,向355高地发起攻击,另以火箭炮数门支援149团,独立1团则攻击城西南之包角。
在美国空军掩护下,148团步兵激战3小时,攻克355高地,城内日军坦克悉数被火箭炮击毁,日军弃城逃窜。是役共歼日军数百人,俘虏数十人,缴获坦克20余辆及大量军用物资。
50师乘胜扫荡西保四郊之残敌,彻底将大德到西保间的日寇完全肃清,在郊外丛草中又缴获日军坦克七辆。
失去西保后,日军146联队退至南燕,收容残部,掩护56师团主力南逃。50师148团乘敌军立足未稳,疾力南驰,残敌闻风丧胆,争相逃遁,我军于3月29日顺利进占南燕。独立步兵1团于3月30日攻占西保以南34公里之乔梅,与英军胜利会师。
履带在异国战场旧址失而复得
2008年2月,潘裕昆将军外孙晏欢和二战史专家戈叔亚同赴缅北寻访战迹。在缅甸西保,他们找到了86岁的老华侨李生永。
李老先生对西保战事记忆犹新。晏欢将带去的三张有关西保战役的老照片送给他。其中一张是中国驻印军第50师少将师长潘裕昆于1945年3月20日攻克西保后,站在一辆虏获的日军坦克上向该师官兵发表讲话的场景。
李老先生看后很快就认出了照片中的潘裕昆将军。他不但当年亲眼见过潘裕昆将军,而且还多次到过第50师缴获日军战车的现场。他说,日军残留的坦克,在西保早已看不到了,不少是被人卸下来当废铁卖掉。
他忽然想起,两年前他还曾看到有一段日军坦克履带弃置于郊外的一所寺庙内。随即,他让儿子驾车载晏欢一行去了西保北郊。车在一棵高大的古树旁停下。
下车后,李老先生指着手中的照片,语气肯定地说:“潘裕昆师长站在车顶上讲话的那辆坦克,当年就停放在这里,我曾来看过好几次。”他说:“那时第50师司令部就设在村寨后面不远的一栋别墅里。”
来到西郊的时候,李老先生指着公路一侧的山坡说:“第50师曾在这里打伏击,将日军5辆坦克击毁,被击毁的坦克当时就在这附近一带,是我亲眼所见。”
绕过山坡,两三分钟就到了寺庙门口。李老先生走到寺内蓄水池前一棵树旁,指着树的底部,很兴奋地对我们说:“你们看,战车履带围着树根,半截埋在泥土里,半截露出地面,履带齿轮清晰可见。”
此时,晏欢建议李老先生设法将履带运回国内。他听后,表示赞同,即请来寺庙住持,解囊捐赠万元缅币给佛寺,并说服寺庙住持同意他们将这段履带挖出运走。
2008年12月,这段日军坦克履带运抵建川博物馆,被收藏。现为国家一级文物。
吴志维